一、始之不易,矢志不移
01初心
想清楚為什么出發,才能走得堅定而從容。
是隨波逐流別人報自己也報,還是堅持自我早早做好系列規劃;是鍍一層金以獲得更好的薪酬待遇,還是練一身本領以求得更多的職業機會?
以“取證”為目標者,合格自然是備考的終極目標;以“提升”為目標者,也必然會在備考中精益求精,上下求索。跟風報考,復習時較難對自己狠下心來;自覺爭取,才有可能戰勝艱難險阻。
清晰的目標能夠推動我們前進,也能幫助我們堅定備考的信念、確定適合的方法。
02專注
既然選擇了中級職稱,甚至是在職備考中級職稱,那就意味著你需要放棄其他的選擇,轉身專注于備考這一關鍵目標。
下班后的躺尸、周六日的聚會、閑暇時的娛樂,自然都得讓位于學習。當然,也不是說完全就得將它們拒之千里,而是說不能因這些影響備考的順利進行。
甚至,你還得協調工作與生活,保證學習的高效進行:工作時的閑聊能免就免,準時下班回家復習才是王道;到家后的家務能快就快,勻出時間看書刷題更為緊迫。
03堅持
復習過程中,突如其來的加班、從天而降的安排都可能妨礙我們的計劃,身體不適、情緒作怪、環境喧鬧也可能打我們個措手不及。另外在備考過程中,還很容易出現自我懈怠、迷茫動搖等心態,以及看不進書、解不出題、背不出概念等崩潰現象。
這些艱難險阻,必然是備考路上的絆腳石。跌倒了能否原地爬起,摔痛了能否繼續出發,考驗著每位考生的毅力。
回顧初心自然是加強動力的方法,專注于目標也是在意外與意料之間取得平衡的技巧。
二、講方法,懂策略
04戰略
對于考核全面、考查深入的中級職稱來說,考前突擊基本毫無用武之地。一步一個腳印地打基礎、磨框架、建體系,才有可能自百萬考生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幸運的那10%。這要求考生在復習中爭取達到如下程度:
對于知識,需要掌握“是什么、為什么、怎么用”。具體來說,對于概念,需要做到理解理論背景、掌握概念核心、比較與相近概念的異同、梳理與關聯概念的邏輯。對于公式,需要做到厘清推導邏輯、把握運用方法。
對于習題,需要明白“考什么,怎么考,怎么答”。詳細來說,首先應判斷習題考查的哪一個知識點或哪一組知識點,接著應分析單一知識點考查方式、組合知識點串聯方式,最后應歸納總結出相應的解題思路與答題技巧。
05戰線
中級職稱備考耗時較長,一般需耗費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根據整體戰略規劃好整體時間,是保證戰略高效執行的關鍵。整體戰線可以根據任務分成基礎階段、強化階段與鞏固階段三個部分。
基礎階段,應在大綱的指導下學習教材,達到知道“是什么、為什么”的程度。強化階段,應在背誦考點的輔助下練習習題,達到明白“怎么用”與“考什么”的程度。鞏固階段,應在真題的指引下查漏補缺,達到理解“怎么考、怎么答”的程度。
整體來說,三個階段的時間依次縮短,比例以4:3:2為優。具體來說,各階段的所需時間因人而異,考生可結合自身情況與學習習慣進行調整。
06戰術
有的放矢地逐一擊破,需要我們結合科目特征規劃學習方法。
《中級會計實務》:理解為主。該科內容繁多,考核綜合,但與考生的實務工作結合最為緊密?;A階段應結合實務深化理解,強化階段應跨章節組合練習,鞏固階段應注意歸納重點考點、逐一突破。
《財務管理》:運用為主。該科理論抽象、公式繁多,但考試套路較多,把握重點即可突破難關?;A階段應運用邏輯理解概念,強化階段應注意歸納出題套路,鞏固階段應在練習和歸納的基礎上總結解題套路。
《經濟法》:記憶為主。該科教材最厚、要點易混,但與考生的實際生活有較多銜接?;A階段應結合生活泛化理解,強化階段應在練中記、在記中練,鞏固階段應強化客觀題解題技巧、鞏固主觀題答案組織能力。
三、中級職稱只是個開始,不是結束
07實踐
有人考出中級職稱卻做著年薪五萬的出納,也有人拿著中級職稱做著月薪過萬的主管。這之間的天壤之別,來源于你對證書的利用方式。
誠然,國企和事業單位會因為財務人員考出中級職稱而在其月薪上加上證書補貼。但在整個人才市場上,能夠與高薪等價交換的,還是與中級職稱所對應的專業能力。
這要求中級會計師們,將所學知識運用進實際工作中:磨練財務核算技能,積累財務分析素養,培養財務管理能力。通過學與練的不斷循環,專業知識也將轉化為專業能力,成為你核心競爭力的真正組成。
08轉型
成都高新投資集團的CFO李小波,在今年4月的中國CFO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分享了自己對于財務轉型的計劃:兩三年內將財務人員的數量壓縮一半,轉而采用數據處理中心輔助核算工作。
在人工智能飛速發展的今天,大量財務核算工作已經可以由財務軟件、賬務共享中心乃至財務機器人完成。在核算基礎上的財務分析,以及在分析基礎上的財務管理,才是財務人才施展拳腳的關鍵所在。
依托中級職稱所含的財務核算、財務分析以及財務管理知識,財務人可以不斷拓寬自身邊界,贏得更多轉型機會。
09創新
創新,可能是以“合規”為生命線的財務人最為排斥的,但卻的的確確是時代熱切歡迎的。
以網約車市場為例。幾年前,滴滴、快的先后加入,掀起了第一次“燒錢”大戰;幾年后,美團強勢出手,以第二次“燒錢”大戰為引,一舉拿下滴滴三成的市場份額?!盁X”的背后,我們更應看到:從原有市場上發現新商機,從壟斷格局中挖掘新突破,才是“燒錢”成功的關鍵。
對于財務人來說,在保證合規之外,創新也是保持自身競爭力的先驅。無論財務核算、財務分析,還是財務管理,其實也在不斷革新,持續前進。中級會計師也應不斷突破自身邊界,嘗試將財務與業務相結合,與戰略相融合,以創新推動財務作用的不斷加大。